一、 概述
CZ拆柱機是單體液壓支柱專用拆柱設備,它具有夾緊力矩大、拆柱效率高、維修質量好和減輕工人 勞動強度等優點。它能拆卸銹蝕嚴重用現有設備很難拆卸的支柱,并使拆柱過程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,從而提高了維修工作機械化程度,加快拆柱和維修進程,是目前國內較好的一種拆柱設備。它主要有以下特點:
1、 能完成三用閥、底座、手把體、頂蓋及活柱體的拆卸任務,實現了一機多能。
2、 主電動機和減速器之間采用皮帶傳動,過載能力強,噪音小。主軸裝有可自動調心的雙向卡板(I型機)或偏心式雙向自緊卡盤(II型機),鋼性好,裝卡工件比一般通用卡盤或其它夾緊方式夾緊力大,操作方便、省力。
3、 機械和液壓夾緊相結合,基本實現拆卸過程機械化。
二、 技術特征
1、 CZ拆柱機主要技術特征(如下圖)
名稱 |
項目 |
規格 |
單位 |
|
外形尺寸(長*寬*高) 拆柱機質量 可拆卸支柱缸經(內徑) 可拆卸支柱高度 泵站壓力 流量 工作介質 |
4600*1400*900 2017 110 600-3500 14.7 >40 含5%M10或MT的乳化液 |
mm Kg mm mm Mpa L/min
|
主電機 |
型號 功率 電壓 轉速 |
JZ21-6 5.5 380 960 |
KW V n/rpm |
主減速器 |
型號 高速軸許用功率 低速軸最大短暫許用扭矩 總減速比 |
ZQ(H)35-31.5IZ 65 7.5kw Tmax=7.4 i=2.25*31.5=71.19 |
KW KN.m |
夾缸架體 油缸 |
工作阻力: 工作行程 |
50kn 25mm |
KN mm |
拔柱千斤頂 |
工作阻力:推/拉 工作行程 |
115/59 1100 |
KN mm |
伸縮套筒缸 |
一級缸工作阻力 二級缸工作阻力 工作總行程 |
93.5 56 2*340=680 |
KN KN mm |
三、 型號、適用范圍
1、產品型號名稱
2、適用范圍
CZ拆柱機
適用拆卸油缸直徑為110mm,高度為600-3500mm的單體液壓支柱的三用閥、底座、手把體、頂蓋和活柱體,增加某些附件亦可拆卸其它型號的支柱。
本機需備一套泵站系統,乳化液泵額定工作壓力為14.7Mpa,流量不低于40升/分。
四、 結構及工作原理
CZ拆柱機是由機械、液壓和電器控制三部分組成,其主要部件為:床身、主減速器、拆閥減速機、調心卡盤(I型機)或偏心式雙向自緊卡盤(II型機)、液壓夾頭、導向滑車、拔柱千斤頂、卸定蓋裝置、伸縮套筒缸、液壓系統及電器控制部分。
l 機械部分
1、 床身
床身是該機的主要支撐部件,它主要是用來安裝其他工作部件的。
2、 主減速器
本機傳動箱采用兩級傳動外嚙合圓柱齒輪減速器。它的高速軸速不大于1500轉/分鐘,工作環境溫度為(-40—45度),適于連續工作,允許正反向運轉。
減速器由電動機經三角皮帶輪減速帶動,利用電器按鈕及接觸器控制電機正反向,主軸轉速12.6裝/分鐘。
3、 調心卡盤、偏心式雙向自緊卡盤
調心卡盤(I型機)或偏心式雙向自緊卡盤(II型機)、直接與主減速器輸出軸相聯。工作時間用來夾緊支柱的底座和油缸。調心卡盤(I型機)主要由聯軸盤、調心盤、軸架、雙向卡板、半環卡圈、卡環及銷軸等組成(圖二)。偏心式雙向自緊卡盤(II型機)主要由卡盤體、轉盤蓋體、偏心輪、卡盤體壓蓋及拔銷等組成(圖三)。
調心卡盤的工作原理:聯軸盤與調心盤的接觸部件采用近似十字頭聯接方式來傳遞扭矩,調心盤可沿減速器輸出軸徑向移動,用兩塊半圓環將二者聯結,工作時調心盤可在卡環允許范圍內浮動。
使用時將被夾部件放置在半環卡圈(6)上,將帶有齒形的雙向卡板(1)向左(或向右)扳動,扳到極限位置(夾緊狀態)為止。應該注意:雙向卡板扳動方向應與減速器輸出軸旋轉方向相同,使被夾部件在扭矩作用下越夾越緊。卸時可將主軸方向轉動,即可把被夾部件松開,上述夾緊力矩大,操作簡單可靠。
偏心式雙向自緊卡盤工作原理:轉盤體在卡盤體內轉動,通過銷軸帶動三個偏心輪沿卡盤中心射線等量移動,改變三個偏心輪內側直徑尺寸完成對底座或油缸的夾緊放松。
使用時先將轉盤體扳把放在與軸架體端面擋塊重合的位置(此時,三個偏心輪內測直徑尺寸最大),然后將被夾部件放在偏心輪齒牙面上,向左或向右扳動轉盤體扳把扳到極限位置(夾緊狀態)為止。應該注意:扳把扳動方向應與減速器輸出軸旋轉方向相反,使被夾部件在扭矩作用下越夾越緊,卸時可將主軸反向轉動,即可把被夾部件松開。
卡盤的裝卸:將卡盤的聯軸盤鍵槽對準減速器輸出軸的鍵,用力將該盤推至限位處為止,然后將擋環、墊圈套在螺釘上,并把螺釘擰緊在輸出軸上,卸是先把螺釘松開,卸下聯軸盤。
4、 液壓夾頭
液壓夾頭夾缸架體安裝在床身導軌中部,它是用來夾持油缸和手把體的夾緊與拆卸。它主要由拉桿(2)、夾柱油缸(3)、可換卡環(5)、鍵(6)、壓帽(7)、擋塊(8)、滑座(9)、導向板(11)、螺母(15)、T形螺栓(14)、壓板(13)、調節板(12)等組成(圖四)。液壓夾頭的夾緊部分裝有擋鐵、可換卡環和鍵,擋鐵起固定可換卡環的作用,使可換卡環固定在壓帽和滑座上不易脫落,鍵與可換卡環、壓帽、滑座配合,起著傳遞載荷的作用,采用活動的可換卡環,目的便于更換和拆卸其他缸徑的支柱。
液壓夾頭安裝在床身矩形軌道上,用L形調節板固定,使調整方便。夾頭可沿床身導軌移動其位置由所拆支柱長短而定,當該件至卡盤之間距離確定之后,用扳手擰緊螺母,使夾頭通過T形螺栓(14)壓板(13)固定在床身上。
滑座(9)靠矩形槽與導向板配合,并可沿槽在導向板上移動,當導向板固定后,可適當調整滑座(與減速器輸出軸)縱向位置,調定后用螺栓將滑座、導向板固定。
擋塊:擋塊(8)用螺釘固定在滑座側面,用來別卡支柱的手把體,拆住時隨的扭矩。
夾緊油缸:夾緊油缸安裝在導向板上,油缸的作用是把泵站輸送來的高壓液體力轉換成機械力,使活塞桿作直線往復運動,由此實現對支柱的夾緊與松卸(詳見液壓元件部分)。
5、 導向滑車
導向滑車通過銷軸與拔柱千斤頂、被拆支柱連接。導向滑車主要由車架、上下軸、滾輪、銷軸、拉桿及球座等零件組成(見圖五)。工作時,導向滑車沿床身導軌作直線往復運動,起到導向作用,它與千斤頂、伸縮套筒缸等配合,完成拆卸支柱底座、頂蓋和拔出活柱體的任務。
6、 卸頂蓋裝置
卸頂蓋裝置是拆卸支柱頂蓋的主要部件,它與拔柱千斤頂、伸縮套筒缸等組成拆卸支柱頂蓋的結構。它主要是由銷軸(2)、架體(5)、墊塊(4)、銷(6)、擋座(1)、等件組成。(圖六)
左右架體,組裝時放置在床身導軌上用螺釘固定,拆卸頂蓋時,先將連接頂蓋的彈簧銷軸卸下,將支柱頂蓋按(圖六)放置,使擋塊卡住頂蓋,將鎖緊擋塊卡好,當活柱體向床頭方向移動時,便可將活柱體和頂蓋分開,卸下頂蓋。
l 液壓部分
1、 液壓缸
拆柱機有拔柱千斤頂、夾柱油缸和伸縮套筒缸三種液壓缸。
<1>拔柱千斤頂(圖八)
它是雙作用式液壓缸,液壓行程為1100毫米,其主要部件如下:
活塞桿:活塞桿的一頭裝有活塞(8)、擋環(10)、半環(11)、套環(12),在活塞上裝有一個四氟導向環(6)和兩個Y型密封圈,并與其他密封元件組成油缸的兩個工作腔。
缸體:缸體(7)內徑為100毫米,它的一端焊有缸底,缸筒外焊有兩個工作液口,用連接鋼絲(3)把導向套(5)和油缸連在一起。
導向套:導向套內裝有Y型密封圈(4)和J形防塵圈(2)等密封元件,它們分別起著導向、密封和防塵作用,使工作腔液體不至于外漏,外部煤粉等物不能進入工作腔。
<2>夾柱油缸(圖九)
采用φ80缸徑油缸,行程為25毫米,是裝夾支柱專用的夾緊缸。
<3>伸縮套筒缸(圖十)
伸縮套筒缸是一種單作用三級液壓缸,其結構簡單、密封性好、使用維修方便,液壓總行程為680毫米,該套筒缸通過支撐軸銷與床身尾部的油缸托架鉸結。柱塞桿端部球面作用在導向滑車的球形支座上,它的用途是與拔柱千斤頂一起卸下支柱頂蓋。
2、 操縱閥
操縱閥采用ZCA型組合操縱閥,它是一種手動操縱閥,在本液壓系統中起著油液分配作用,該閥組由中片閥和尾片閥組成。每片閥由三個工位,相當于三位四通閥,兩片閥除閥體油路孔有索區別外,其余結構和作用均相同。
五、 拆柱機的操作程序
1、 卸底座鋼絲:將支柱置于調心卡盤和液壓卡頭中,利用自動調心卡盤夾緊底座,操作尾片閥使夾柱油缸夾緊油缸,然后氣動主電動機,減速器主軸帶動調心卡盤連同底座轉動,使底座和油缸間產生相對運動,隨著主軸轉動,自動調心卡盤愈卡愈緊,從而防止卡盤與底座打滑。底座與油缸間松動后,拔出連接缸絲,反向啟動主電動機,調心卡盤自動松開底座,操作尾片閥松開夾緊油缸,完成底座缸絲拆卸。
2、 卸手把體:用調心卡盤夾緊支柱油缸(為防止油缸變形,底座暫不退下)。將手把體卡在液壓卡頭擋塊上,使手把體不能轉動,啟動主電動機,調心卡盤帶動油缸轉動,使油缸與手把體間產生相對轉動,松動后拔下手把體連接缸絲,然后反向啟動主電動機,使卡盤松開,完成手把體拆卸。
3、 卸頂蓋:卸頂蓋之前,需先卸掉底座,即用液壓夾頭夾緊支柱油缸,操作中片閥,使拔柱千斤頂帶動滑車、活柱體,將底座從油缸中頂出,并把底座從復位彈簧上摘下,反向操作中片閥,使活柱頂蓋移至卸該裝置擋塊右側停止,用擋塊卡住頂蓋,操作中片閥,使拔柱千斤頂帶動導向滑車,活柱體并同時在伸縮套筒缸的推動下,向床頭方向移動,頂蓋即從活柱上脫落。
4、 卸活柱體:頂蓋卸下后(或不需要更換頂該者)操作中片閥,直至活柱體從油缸中拔出,停止供液。然后操作尾片閥,松開加緊油缸取下支柱油缸。支柱拆卸過程至此結束。
六、 電器線路原理圖
1、 主要電器設備一覽表(表一)
符號 |
名稱 |
型號及主要技術參數 |
數量 |
備注 |
DZ |
拆柱電機 |
JZ2-21-6,5KW950轉/分 |
1 |
|
2JC1JC |
交流接觸器 |
CJ10-20,線圈電壓220V |
2 |
|
1RD |
熔斷器 |
RD-60,熔芯25A |
3 |
|
2RD |
熔斷器 |
RD-15,熔芯3A |
1 |
|
3RD |
熔斷器 |
RD-15,熔芯10A |
3 |
|
L-3QA |
控制按鈕 |
2A19-11D,I=5A |
3 |
紅、綠色 |
XD |
指示燈 |
XD13,220V |
1 |
紅色 |
2、 電氣原理圖(十二)
3、 電器接線圖(十二)
七、 設備的搬運、安裝和試車
1、 搬運
用起重設備直接吊運拆柱機,必須將鋼絲繩穿入床身前部和尾部起吊孔,并保持設備的平衡,在鋼絲繩與設備接觸處須墊木板等。
2、 設備的安裝
拆柱機的地基尺寸見圖(十四)按要求安裝,否則將影響使用。
床身用4組墊鐵支撐,每組2塊,應盡量放在地腳螺釘附近(寬度40-60毫米,斜度5度,厚度、長度自定),下面一塊的大頭在里邊,用水泥固定,上面一塊大頭在外邊,以便調整。見A-A剖面。
當拆柱機放在墊鐵上之后,應用水平儀檢查安裝水平,在調整水平時首先應粗調,粗調之后,將水泥灌入地腳螺釘孔中,待水泥干后精調,精調時一面調墊鐵,一面緊固地腳螺釘,兩者相配合直到達到水平要求為止。均勻擰緊地腳螺釘,然后用水泥漿固定墊鐵,并修好地基表面。
3、 試車
使用前請先熟悉設備操作面板(見示意圖),并應按減速器齒輪箱油標指示加足潤滑油,并將床面導軌,導向滑車滾輪內滴入潤滑油。
仔細檢查電器系統接線,確認無誤后,接通電源空車點動運轉,檢查各部位運轉及潤滑情況良好后再接通液壓系統、回液管路,并按第四章節液壓部分及拆柱機工作程序中規定的動作空載運轉,檢查夾緊油缸,拔柱千斤頂等動作是否靈活可靠,有無蹙卡現象及密封部位、管路接頭是否漏液,待一切正常后可開車工作。
八、 設備的作用、維護與修養
為了保證拆柱機正常運轉,延長它的使用壽命,必須進行日常的維護工作,及時處理故障,從而保證拆柱機工作的可靠性。
1、 使用
(1) 凡使用拆柱機的單位,應指定經專門培訓合格的熟練工人操作,未經培訓人員不得操作。
(2) 建立必要管理和維修制度,嚴格按部件操作方法使用,發現故障及易損件損壞應及時處理和更換。
(3) 嚴禁用大錘或其他代用物直接擊砸設備,以防損壞。
2、 維護與保養
(1) 減速器(機)齒輪箱的潤滑油不得低于油標規定的油位,否則會因潤滑不良而損壞齒輪等部件。
(2) 床身、導向滑車滾輪和其它部件在每天工作后必須擦去表面污物、煤粉等,注入干凈的潤滑油。
(3) 定期檢查三角皮帶和各緊固件的松緊程度,如發現松動,予以調(擰)緊。
(4) 系統中設備的濾油器應半個月清洗一次,如有損壞及時更換。
(5) 液壓元件、部件拆卸時,應將零件清洗后放在干凈的地方,在重新裝配時要防止煤粉、棉絲等雜物帶入元件內。
(6) 檢查液壓管接頭是否漏液,發現問題應及時修理或更換。
(7) 檢修減速器重新安裝后應用手轉動高速軸,經檢查無故障即可開空車運轉。
3、 維修(拆卸與裝配)
ZQ(H)35型減速器、XWDS型減速機屬通用產品,拆卸、裝配見本產品說明書。
(1) 拔柱千斤頂(可參看圖八)
拆卸:
1)取出連接鋼絲;
2)取下導向套;
3)抽出活塞桿;
4)取下活塞端部的軸用彈簧擋圈;
5)取下套環及兩半環;
6)取出擋環及活塞;
裝配:
1)導向套從活塞桿φ60fg一端裝入;
2)將活塞(帶有Y型密封圈)裝入活塞桿后,裝好擋環;
3)裝上半環和套環;
4)裝好軸用擋圈;
5)油缸口、Y型密封圈外徑涂潤滑油后將活塞桿裝入油缸;
6)導向套外表面涂礦用防銹螺紋脂后,裝入油缸至極限位置;
7)連接鋼絲涂礦用螺紋脂后打入槽內,槽口用油漆膩子封嚴;
(2) 夾住油缸(參見圖九)
拆卸:
1) 取出連接鋼絲;
2) 缸蓋和活塞桿從缸體中抽出;
3) 取下活塞端部的軸用彈簧擋圈及卡環;
4) 取下壓盤和活塞;
5) 缸蓋從活塞桿中取出;
裝配:
1) 缸蓋從活塞桿35fg一端裝入;
2) 將活塞(帶活塞導向環、鼓形密封圈)裝入活塞桿后裝好壓盤;
3) 裝上卡環后裝好軸用彈簧擋圈;
4) 油缸口、鼓形密封圈外徑涂潤滑油后將活塞桿裝入油缸;
5) 缸蓋外表面涂礦用防銹螺紋脂后,裝入油缸至極限位置;
6) 連接鋼絲涂礦用防銹螺紋脂打入槽內,槽口用油漆膩子封;
九、 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
CZ型拆柱機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
故障現象 |
故障原因 |
檢查方法 |
排除方法 |
活塞桿(套筒)伸縮明顯減慢 |
泵站系統故障 過濾網堵塞 截止閥沒打開到供液最大位置 鼓形圈損壞,內腔竄液 |
拔下千斤頂或夾緊油缸進液口,檢查是否供液 |
檢查修理泵站系統 清洗過濾網 打開截止閥 更換鼓形圈 |
導向套(缸蓋)與油缸間漏液 |
導向套(缸蓋)上○形圈損壞 |
|
更換O形圈 |
導向套(缸蓋)與活塞桿間漏液 |
導向套(缸蓋)蕾形圈損壞 |
|
更換O形圈 |
操縱手把處于中間,活塞桿自行動作 |
單向閥或φ30”O形圈”損壞 |
拔下回液管如有較多液體持續外流 |
更換單向閥座或O形圈 |
操作其中某片閥,引起另一片閥所按工作腔動作 |
回液阻力大 |
|
更換較大直徑的主回液管路 |
開始工作時,千斤頂活塞桿運動緩慢且爬行 |
液壓系統內空氣未排盡 |
|
反復伸縮數次將空氣排除 |
夾柱油缸夾緊后(中片閥扳至中間位置),有自動松卸現象 |
液控單向閥閥座或O形圈損壞 |
|
修復閥座或更換O形圈 |
中片操縱閥與尾片操縱閥間泄漏 |
O形圈損壞 緊固螺栓松動 |
|
更換O形圈擰緊螺栓,嚴防泄漏 |
膠管接頭漏液 |
O形圈損壞接頭 密封處配合不合適 |
|
更換O形圈 更換接頭 |
減速器噪音大、運轉異常 |
油位低,齒面等潤滑不良齒輪等另部件損壞 |
|
按要求加足油液 更換損壞另部件 |
調心卡盤夾不緊支柱 |
雙向卡板類部磨損 雙向卡板齒部曲面 制造誤差大齒尖部寬 |
|
修復齒尖或更換卡板更換雙向卡板修復齒尖部 |